開拓者量化網 資訊頻道 新聞資訊 國內 央企參與境外期貨交易陷兩難

[轉] 央企參與境外期貨交易陷兩難

2013-08-07 01:19 來源: 期貨日報 瀏覽:225 評論:(0) 作者:開拓者金融網

  從“大糧倉”向“大糧商”發(fā)展,中儲糧的轉型之路近日再起波瀾。據,國資委已否決中儲糧集團早在2011年就提出的境外大豆期貨交易申請。近年來央企境外期貨交易頻現虧損,使國資委不得不對央企境外期貨交易從嚴管理。

  境外期貨交易需求迫切

  隨著國內糧油價格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,肩負著中國糧油儲備職責的中儲糧,需要期貨工具對沖中央儲備糧購銷風險。此外,中儲糧從單純的政策性糧油儲備向糧油加工、貿易全產業(yè)鏈拓展的轉型戰(zhàn)略,也需要利用期貨市場“熨平”進出口價格風險。

  此前,中儲糧曾對國際四大糧商(美國ADM、美國邦吉、美國嘉吉、法國路易達孚)開展多方面調研。掌控整條產業(yè)鏈和用好金融衍生工具,是上述外資糧油巨頭控制全球80%糧食交易量的“法寶”。在中糧、中紡糧油、九三油脂等國內大型糧油加工企業(yè)都已涉足境外期貨交易,并初步起到穩(wěn)定經營效果的情況下,獲取境外期貨交易資格,成為中儲糧轉型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
  “通過旗下控股的萬達期貨,中儲糧在國內期貨市場積累了人才和經驗,參與境外期貨交易就差一張通行證?!眹鴥饶臣Z油企業(yè)期貨部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,中儲糧每年大豆進口量約為100萬噸,遠低于其玉米、豆粕的進口量,中儲糧對境外糧油期貨交易有多品種的需求。

  缺乏安全通道

  此次中儲糧境外大豆期貨交易申請被否,也與央企境外期貨交易通道“不安全”有關。按照現有模式,央企參與境外期貨市場要直接與境外中介機構“打交道”,很容易暴露頭寸,引發(fā)境外資金的“圍剿”。

  在境外市場,中國企業(yè)一有采購意圖,就會引發(fā)相關大宗商品價格提前暴漲,在中國企業(yè)采購之后,價格則快速回落。中國企業(yè)在境外的采購,已被國際社會視為“中國因素”,甚至成為“熱錢”推高相關大宗商品價格的信號。

  與其他企業(yè)不同,中儲糧的業(yè)務具有國家儲備性質,其“動作”若暴露,會引來“熱錢”跟風。這既會給中國進口帶來不必要的損失,也會使中國蒙受“推高全球糧價”的不白之冤。2011年,中儲糧曾向國際糧商詢價大豆,導致CBOT大豆期價單日暴漲4.9%,中儲糧只能無奈接受高價。

  積極推進期貨公司境外期貨經紀業(yè)務

  為了滿足中國企業(yè)境外期貨交易需求,證監(jiān)會正積極推進相關工作。去年年底,證監(jiān)會副主席姜洋在“第八屆中國國際(深圳)期貨大會”上曾表示,正積極研究推進期貨公司境外期貨經紀業(yè)務試點。這有望為央企參與境外期貨市場提供“安全通道”。

  通過境內期貨公司的代理,境外機構只能獲得中國企業(yè)綜合賬戶的資金情況和頭寸,“隱藏”了央企的真實身份和持倉。更重要的一點是,政府能夠對央企境外期貨交易情況進行實時監(jiān)控。

  “回顧央企境外期貨交易的幾次巨額虧損,不論是國儲銅還是中航油,都存在拋空投機和通道不安全的共性。”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認為,中國企業(yè)通過境內期貨公司參與境外期貨交易,能夠減少類似風險事件的發(fā)生。在安全性得到保證的前提下,境內期貨公司還可以根據自身交易和風險控制經驗為國內企業(yè)把關。


評分:     

評論列表(0)
第 1- 0 條, 共 0 條.

您需要 [注冊] 或  [登陸] 后才能發(fā)表點評